对话 | 张锐:影像会落幕,但光永远存在
  发布时间:2020-12-02      浏览次数:3549

2020年对于影视行业来说充满挑战。因为疫情的关系,创作停摆,影院闭门,人们与影视的距离开始有些疏远。但短视频的蓬勃发展为人们打开了另一扇窗口,它们表明无论处于何种艰难的境地之中,人类的思想仍然可以通过电影自由呼吸。在危难的时刻,人们通过短片联结在一起,串联共同的抗疫记忆。

在2020年全球命运与共,合作抗疫的大背景下,本届短片节特别推出“战疫”主题全球短片征集活动。在一众参赛作品中,创作者们通过镜头分享了怎样的抗疫记忆呢?我们和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新媒体短片节“战疫”主题全球短片征集活动的评委张锐进行了一次对话,聊了聊他在参与评选时的感受。

 

张锐,北京电影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伦敦大学国王学院、伦敦电影学院访问学者。兼任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理事、中国科教影视协会理事、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影视产业专委会理事。中国网络视听协会重点网络影视作品规划评审,中央网信办“网络正能量微电影大赛”评委。

 

CSFF:在参与本次选片工作之后,您对短片节本次设立的“战疫”主题特别活动有什么整体感受和评价?


张锐:本次设立的“战疫”主题全球短片征集活动可以由几个关键词总结:“支持”、“温暖”、“治愈”与“遇见”。在紧跟时代的生活命题里,CSFF为创作者们提供平台支持,创作者们选择相遇在此处。个体与世界的关系,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不断被我们讨论与反思,“战疫”主题的设置使得创作者们可以以影像创作为梯,来为爱的表达与生活叙事构筑通道。虽然影像会落幕,但这些光永远存在。

 

CSFF:您在本次“战疫”全球短片征集活动评审过程中,有哪些短片给您留下了深刻印象?可以与我们简单分享下么?


张锐:留下最深刻印象的短片是武汉金银潭医院的故事。在新冠疫情的侵袭下,金银潭医院一夜之间成为风暴最中心、救治最前线的代名词。短片分为上下集,以历史大事件背景下个人命运多维度呈现的影片结构,真情纪实疫情暴风眼金银潭医院“抗疫援鄂”、“生死一线”、“拥抱新生”的大小故事。影像从个体出发,从每个个体的真实中挖掘到现实的力量,这是影像的应许之地。从短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每一帧都是力量,每一刻都是真实存在,每一处,都是真实发生。

 

CSFF:今年疫情之下,全网也一时间涌现出许多战疫题材的短片作品,您觉得这类题材的短片在竞赛之余,它有什么样的社会意义?


张锐:影像是有力量的,它是能够治愈温暖人心的。在全民抗疫的大背景下,青年创作者们通过他们的体验与感悟去纪录不同生活边缘的侧面,并通过影像来传达爱、传递温暖。摄影机为观众提供观看的角度,那些我们忽视掉的、错过了的细节,积累成了现如今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珍贵影像,其间的厚度与温度是竞赛之余最值得我们去品味与珍惜的。

 

CSFF:对于第二个十年全新出发的短片节,您有哪些期待和祝福?


张锐:中国国际新媒体短片节迈入新的十年,这意味着重启与上路。万物更新,CSFF需要在新的环境下重新开启一段旅程,在这段旅程中,仍旧应当不断地去为新生代创作者们提供平台与机遇。同时,第二个十年也意味着逐渐成年,借着这样一个平台,我期待中国国际新媒体短片节成为智能互联时代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进行战略升级的平台,成为媒体人共生的生态平台。

 

后记


本届短片节特别推出的“战疫”主题全球短片征集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响应,共收到参赛作品775部,在所有参赛作品中占比11%。

我们相信,短片不仅可以展现全球各国人民在抗击疫情过程中的感人瞬间,还可以向世界传递出战胜疫情的信心,更能够体现疫情面前世界各国人民作为命运共同体的休戚与共。12月12日,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新媒体短片节金鹏短片导演扶持计划发布典礼,我们和你共同期待最感动的那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