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第十届CSFF短片节评委柯文思导演
第十届中国国际新媒体短片节评委、两届奥斯卡获奖导演柯文思最新纪录片电影《善良的天使》将于7月2日上映。近日,影片在深圳举行了提前放映会,导演柯文思和金马奖制片人韩轶到场与观众互动,与观众畅谈了电影创作历程,并希望中国能够有更多短片、影视作品去讲述中国背后的故事。
提问1:为何电影会选择将视角聚焦于普通人? 柯文思:我们去见了一些学者、政治家,六个月之后开始整理这些素材的时候发现,我在做一部非常无聊的影片,它是一部政治题材的作品,如果还用政治的方式去讲述的话,会让影片更加无聊。所以我开始尝试用普通人的视角去讲述这个故事,把这样一个枯燥的政治题材,用人类学的方式来呈现。我把中美两国看做在原始丛林中的两个部落,他们被隔开互相不了解,然后在做这样一个影片的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一个问题——“信息逆差”,即普通中国人对于普通美国人的了解,远远大于普通美国人对于普通中国人的了解,这就是我们把视角放在普通人身上的原因。
柯文思:“善良的天使”(Better Angel)其实是林肯在美国独立战争结束的时候,在一次全国主题演讲的时候提到的。当时他呼吁美国南北两边的人民,放下心中的敌意,看到对方人性中善良的一面,回归本心,去寻找彼此共同的部分。通过这种方式,去弥补人与人之间的裂痕,去弥补南北之间的裂痕。大家也留意到在影片一开始,基辛格的采访中就提到了“善良的天使”,当时我们听到这个词,就觉得这也是我们的初衷,所以它是一个恰当的标题。中美在当下可能有很多的矛盾和猜忌,我们做这部影片其实也是呼吁大家能放下成见,更多地去了解彼此,看到对方内心向善的一面。只有以善良的一面作为主导,世界才能更和平、更美好。 我们把这部影片在美国中部一个共和党的小镇马斯卡廷放映的时候,出乎意料的是,在场的所有观众都非常喜欢这部电影,马斯卡廷小镇是一个信息相对闭塞的小镇,也许上一次接触到中国还是十几年前,当他们在影片中看到中国的生活、中国普通人的故事的时候,他们发现中国也与他们一样,并没有多大的不同,也让他们会更容易理解和包容中国。
柯文思:影片制作花费了三年,其实2016年我们已经制作完成了,那时我们想终于可以去休假了,但没想到特朗普当选了美国总统,这个新的白宫主人也带来了一个对中国的新态度。我们认为,我们的影片也一定要与时事相关、能够反映社会现实,所以我们对影片进行了一定的修改,包括加入了许多特朗普的部分。
柯文思:我第一次来中国的时候是1982年,那时的中国很落后,现在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我对中国也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但对于中国所取得的发展成就,我还是叹为观止。中国有13亿的人口,但她在解决贫困人口的问题上做得很好,为世界扶贫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还有在消除文盲,提升人们的识字率,以及现代化进程等方面都做得非常出色。这是我非常欣赏中国的地方。但在这些成就背后老百姓的故事、普通人的故事并没有很好地让世界知道。这些人在背后的付出和牺牲,甚至痛苦,都应该要让西方世界所知道。 如果说需要我对中国讲述故事上提出建议,那么就是一点,中国在讲述自己故事的时候,更多地去讲一些普通人的故事会更好。就我个人而言,我是非常喜欢中国的,也希望中国能越来越好。所以我希望听到中国的故事的时候,不是中国有最长的桥,有最快的动车,而是谁建了这个桥,谁开着这个动车。他们可能原来是一个农民、是个放牛娃,但因为中国的改变,他们的生活也改变了。不要去讲一些数据和生硬的理论,而是用一张老百姓的脸和普通人的视角去把这些故事讲出来。这样对于消除世界对中国的偏见是非常有好处的。
|